2021年1月26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工信部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黃利斌稱:我們于2018年取消了專用車、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了商用車外資股比限制,2022年將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和合資企業不超過2家的限制,屆時汽車外資投資將全面開放。
下一步我們將堅持全球化發展理念,與相關國家積極開展研發設計、貿易投資、標準法規等領域的交流合作,共同維護汽車供應鏈穩定暢通,引導行業企業主動應變、苦練內功,開發先進適用車型,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創新能力也將有新發展格局。
對于汽車領域的外資開放,國家發改委早在2018年就給出了明確的時間表。2018年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車外資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同時取消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限制。通過5年過渡期,汽車行業將全部取消限制。
在傳統汽車時代,中國汽車企業初期缺資金、缺技術、缺管理經驗,而外資企業缺市場,中國龐大的市場真好讓兩者的需求產生了交換的條件。因而,通過市場換技術的方式,外國品牌的汽車,與中國自主品牌車企合資,組成合資車企,共同推動中國汽車行業的發展。與此同時,也對這些合資企業進行了一定的限制,合資企業不能夠超過兩家,這也是國內豐田、大眾、本田等車企,往往只有兩家合資品牌的原因。
而今,中國汽車產業已經發展到了一定地步,與外資品牌相比,在某些方面已經追上甚至趕超。因而,全面開放國內汽車市場,也已形成了先決條件。此外,我國當前的新能源汽車,在全球范圍內,也已屬于領先地位。因而,在2019年,我國對于外資新能源汽車,就已不存在任何限制性規則。 在即將到來新能源車時代的同時,各大車企也紛紛把目標對準了未來我國的新能源車市場。
而隨著對外資車企的開放,國內的本地品牌,將面臨巨大的競爭壓力。
而今,隨著傳統燃油車市場,對外資品牌的全面放開,國內的合資企業,以及國產自主品牌車企,將會迎來怎樣的競爭格局,我們拭目以待。(來源:國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