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網消息,飽受汽車芯片缺貨危機的汽車制造商目前面臨著一個嚴峻的選擇:各大芯片代工廠都把增產的重點放在利潤更高的非汽車芯片業務上,因此汽車制造商不得不和手機、電腦制造商搶芯片配額,競爭非常激烈。
據路透社2月19日報道,由于芯片市場被智能手機等消費電子產品制造商蠶食鯨吞,大眾、福特和通用汽車等汽車制造商不得不削減了產量,智能手機是芯片行業的首選客戶,因為這類芯片的工藝更強,利潤更高。
目前每輛現代電動汽車中的芯片成本大約為800美元,眼下的汽車芯片短缺危及汽車工業與半導體產業的脫節——后者越來越傾向于背離其芯片需求的意愿。
麥肯錫合伙人Ondrej Burkacky認為:“汽車業之前已經習慣了整個供應鏈都圍著他們轉,但很多人都忽視了,半導體制造商確實有更多選擇?!?/p>
德國沃爾夫斯堡的大眾汽車車間(@路透社)
眾多汽車制造商不得不通過游說,通過政府補貼的方式增加芯片產能以應對供應不足的局面。
德國大眾的矛頭直指供應商,表示已于去年4月及時向他們發出警告,認為疫情之后汽車產能會反彈,讓供應商做好增產準備。
大眾汽車的抱怨并不能讓晶圓代工廠信服,因為前者在短時間內取消了大量訂單,又突然著急趕著復工增產,讓芯片制造商疲于招架。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歐洲半導體制造商的內部人士說:“去年我們不得不裁員,以免于承擔產能空轉造成的額外生產成本。如果汽車制造商要求我們投資新的產能,能否請他們告訴我們,下一次周期性經濟衰退時,誰來為為閑置的產能買單?”
汽車行業每年在芯片上的支出花費約為400億美元,約占全球半導體市場的十分之一。Mirabaud技術分析師尼爾·坎普林(Neil Campling)估計,僅蘋果公司在制造iPhone上花費的芯片支出就超過了全球汽車芯片的支出總額。
汽車芯片往往不會采用最先進的制造工藝流程,所以眾多芯片制造商不太愿意向這一領域傾斜。
Strategy Analytics的Asif Anwar說:“供應商們曾指出,如果我們繼續生產這種東西(汽車芯片),那我們就無路可走了,因為索尼不會在Playstation 5或蘋果的下一代iPhone上使用這類工藝生產不是很先進的芯片。”
德國經濟部長阿爾特邁爾(Peter Altmaier)曾于1月寫信給中國臺灣的各代工廠,要求他們把更多產能分配給汽車芯片。
而另一家歐洲芯片制造商的內部人士表示,汽車廠商對芯片制造模式的陌生讓他感到吃驚:
“我們接到了一家急需供應的汽車制造商的電話。他們說‘您為什么不上夜班增加產量’,他們不知道,這段時間以來我們一直在上夜班?!?/p>
盡管英飛凌和一級汽車零件供應商博世(Robert Bosch)都計劃今年增產汽車芯片,但汽車芯片短缺的危機短時間內無法解除。因為英飛凌也把一部分產能外包給了中國臺灣的代工廠。
從長遠來看,隨著電動汽車廣泛采用自動駕駛等新技術,需要更先進的芯片,芯片制造商與汽車行業之間的關系將越來越緊密。
但是,從短期來看,據IHS Markit的估計,汽車芯片微控制器從生產到交付需要至少26周的時間,芯片短缺最早也要到3月底才能逐漸出現緩解的勢頭。
IHS Markit認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將有100萬輛輕型轎車受到芯片短缺的影響而難產,Strategy Analytics的Anwar表示,由于不少汽車制造商寧可空出一部分產能也要優先構建盈利模型,芯片短缺正在產生“雪球效應”。(來源: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