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貿網資訊,經歷了動蕩的2024年后,歐洲汽車行業的深層變革仍在持續,Stellantis和大眾集團正為未來一年更為嚴峻的局面做準備。
大眾CEO Thomas Sch?fer (圖片來源: 大眾)
貿易戰陰影與行業“大地震”
分析人士擔憂,隨著特朗普下月重返白宮,可能爆發的美歐貿易戰將給歐洲車企帶來新一輪打擊。如果出口至美國這一關鍵市場受阻,車企將面臨更大的降本壓力,以遏制利潤進一步下滑的風險。
UBS集團分析師Patrick Hummel在一份客戶報告中警告稱:“價格壓力、中國市場份額的下降、更嚴格的二氧化碳排放法規、關稅風險以及持續低迷的需求,可能會進一步壓低行業收益,即便重組力度加大,也難以避免?!?/p>
德國知名經濟研究機構Ifo研究所的報告同樣直言不諱,指出德國汽車行業的信心正在“迅速惡化”。
需求萎縮與產能過剩
疫情后積壓的訂單曾為行業帶來短暫的繁榮,但隨著訂單逐步清空、電動車需求停滯、中國市場復蘇乏力,歐洲車企正遭遇新訂單萎縮的困境。Ifo汽車專家Anita W?lfl表示,這種需求不足導致了產能過剩,迫使制造商不得不削減生產。
裁員潮蔓延
福特計劃到2027年底削減其歐洲員工約14%,裁員主要集中在德國和英國。梅賽德斯-奔馳和保時捷等豪華車企也在積極壓縮成本。與此同時,供應鏈企業也受到波及。博世、大陸集團和ZF弗里德里希港在德國的裁員總數已接近2萬人,舍弗勒更計劃關閉兩處工廠以節省開支。
勞資談判與抗議潮
大眾集團的困境尤為顯著。在第四輪勞資談判前,大眾管理層計劃關閉部分德國工廠,以應對電動車需求下滑、運營成本上升和競爭加劇的問題。上周,大眾拒絕了工會提出的1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17億元)額外削減計劃。隨著勞資雙方分歧加劇,抗議和罷工在圣誕季前進一步升級的可能性大增。
大眾工會領袖Daniela Cavallo表示,即將到來的談判“將決定未來的方向:是妥協,還是對抗升級”。
(編譯:全球汽貿網 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