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車市“失速”,“風口飛豬”的時代已經落幕,優勝劣汰的叢林法則已從傳統汽車滲透到新能源領域,身為“獨角獸”的寧德時代還能否如往常一般悠然坐看云起云落?
近日,寧德時代發布2019年上半年財務報告。報告中顯示,公司營業總收入202.64億元,同比增長116.5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1.02億元,同比增長130.79%。寧德時代收獲利潤暴增成績單的背后,是其各個系統在銷售市場血拼的刀光劍影。
全線上漲,毛利下跌
總的來看,寧德時代依舊是頭令人驕傲的“獨角獸”。
據數據顯示,作為銷售主力的動力電池系統銷售收入高達168.92億元,同比增長135.01%,占公司總營收的83%;鋰電池材料銷售收入23.09億元,同比增長32.14%;儲能系統銷售收入2.4億元,同比增長更是高達369.55%。
得益于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大漲,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量達到30GWh,其中寧德時代裝機電量為13.8GWh,占比46%,這就意味著,寧德時代直接打下了國內動力電池的半壁江。并且在2019年上半年工信部公布的新能源車型有效目錄所列舉的2300余款車型中,由寧德時代配套動力電池的車型占比約39%。
但如此優秀的成績似乎也難以逆轉寧德時代毛利率下降的事實。自2016至2018年,寧德時代的毛利率就開始以43.7%、36.29%、32.79%的態勢持續下滑,到今年,其第一季度降到28.71%,在第二季度雖有提升,但也僅為30.8%。這對于寧德時代來說,并不是一個好兆頭。
成本高企,安全養患
無論營收成績如何優秀,從實際結果來看,寧德時代的背后依舊“暗藏殺機”。
在2017年,作為三元鋰電池中不可缺少的成分鈷金屬就從32美元上漲至75美元,年增幅達114%。2018年一季度價格再創新高,達到95美元,漲幅達26%。雖然目前鈷金屬價格有所回落,但寧德時代依舊會面臨礦產價格的制約,并且隨著政策補貼退坡的影響,下游車企對高價電池的接受能力也有所下降,合作伙伴流失亦成問題。
與此同時,安全問題也成為寧德時代進擊的攔路虎。此前,因在“自燃”而被眾人知曉的蔚來,其召回的ES8車型所使用的動力電池便是出自寧德時代。從其發出的召回聲明中不難發現,自燃原因是由于電池包內低壓采樣線束,在極端情況之下擠壓磨損將存在短路的安全隱患。但寧德時代卻回應出另一種說法,召回的電池包箱體和其供應的模組結構產生干涉,從而產生安全隱患。
面對于雙方的各執一詞,到底孰真孰假外界不得而知,但無論真相如何,存在安全問題是既在事實。面對于逐漸理性的新能源消費者,寧德時代光靠“官宣”真的能夠讓消費者和眾多車企信服嗎?贏得人心還要靠產品說話。
“獨角獸”如何叢林求生?
不可否認,寧德時代的輝煌是成功的借到了“東風”。宛如一只“四角吞金獸”的寧德時代,站在新能源的風口上,一方面享受著”白名單”的高額補貼,另一方面隨著國內新能源發展推動,其圈地式的聯盟合作很快就筑成“護城河”。
但各家車企為不受其電池制約,“養備胎模式”也隨之開啟:奇瑞與欣旺達合資建廠;江淮與華霆動力合資建廠;豐田還與比亞迪、東芝、湯淺和豐田自動織機結盟;大眾計劃與瑞典電池生產商Northvolt共建電池工廠;吉利也與LG化學成立合資公司;作為寧德時代最大客戶的北汽也不例外,與韓國的CT&T成立電動汽車合資公司等等車企都在給自己留后路,見此情形不知身為“正宮”的寧德時代要作何感想?
與此同時,隨著現在新能源汽車銷量下跌,“白名單”取消,市場日益開放,日韓等國外電池企業也將回歸中國市場。此前,瑞士曾公布一份關于全球動力電池的研究報告,在能量密度上,松下的21700電池單體密度可達340wh/kg,寧德時代目前為300wh/kg。在成本上,松下電池成本為111美元/kWh, LG化學的成本為148美元/kWh,三星SDI和寧德時代的成本均超過150美元/kWh。
以此看來,寧德時代和日韓電池巨頭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曾在第六屆G20鋰電峰會上表示,“來三至四年,將會是動力電池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最艱難的時期,尤其在降成本壓力上,上下游企業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這需要整個產業鏈協作配合共渡難關。”或因如此,從收購控股邦普循環,投資控股北美鋰業,到擬合資設立公司涉足鋰鹽及正極材料生產,寧德時代逐步建立起包括鋰資源、鋰鹽材料和正極材料在內的完整上游原材料布局版圖。
只是,“正確”的抉擇往往意味著巨額投資,在毛利率不斷下降的今天,有著“獨角獸”包袱的寧德時代是繼續追求高營收,還是沉下心做到技術反超、產品領先?當純電汽車領域淘汰號角吹響時,這只“獨角獸”是否有從容應對叢林法則的能力?(來源:汽車頭條)
關鍵詞:全球汽貿網 汽車新聞 寧德時代 行業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