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貿網資訊,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BloombergNEF)的一項調查,鋰離子電池組的平均價格出現七年來最大降幅,這一變化有望加速電動車與燃油車的價格持平進程。
(圖片來源: Kiyoshi Ota/BLOOMBERG)
調查顯示,2024年電池組成本下降了20%,降至每千瓦時115美元(約合人民幣840元)。這一下降受電池產能過剩、金屬和組件價格下降以及更便宜的磷酸鐵鋰電池廣泛應用的推動。此次研究分析了來自電動車、巴士和商用車等多種應用場景的343個數據點。報告指出,電動車價格可能最早在2026年達到與內燃機車持平的水平,屆時電池組平均價格預計將低于每千瓦時100美元(約合人民幣730元),這是業內普遍認為的價格持平臨界點。目前,這一價格持平在中國市場已經實現,電動車的平均價格低于燃油車。
報告稱,“2024年,中國單獨生產的電池芯數量就足以滿足全球1.2太瓦時電動車和固定儲能市場92%的總需求。這對電池價格產生了下行壓力。小型制造商正面臨來自更大同行的競爭,不得不降低電池芯價格和縮減利潤以爭奪市場份額?!?/p>
不過,電池過剩的局面可能不會長期存在。彭博新能源財經指出,電動車電池的生產與汽車銷量高度相關,電池生產和出貨量與車輛交付量緊密掛鉤。隨著全球需求放緩,電池制造商更可能根據需求調整產量,而非過度生產。
基于2010年以來的價格和出貨量數據,彭博新能源財經預測電池組價格將在2026年降至每千瓦時100美元以下,并在2030年達到69美元(約合人民幣500元)。不過,地緣政治和政策變化給電動車普及前景及電池價格帶來了不確定性。
在歐洲,包括法國和德國在內的政府提前削減了對電動車的補貼。由此帶來的市場放緩促使行業游說放寬近期車輛二氧化碳排放目標,并重新考慮逐步淘汰內燃機車銷售的長期計劃。同時,美國候任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威脅對來自中國的進口商品征收60%的關稅,并對其他地區進口商品征收10%至20%的關稅。
報告指出:“應對不斷變化的關稅政策將成為電池供應商和客戶面臨的關鍵挑戰?!?/p>
雖說價格持平點的到來是行業的里程碑,但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從生產過剩到政策不確定性,再到全球競爭格局的重新洗牌,電池制造商和車企需要的不只是成本的優勢,更是應對復雜環境的智慧與韌性。究竟是迎來電動車的黃金時代,還是陷入過山車般的動蕩?恐怕無人能給出確切答案,但這場“競速”將決定未來出行的版圖。
(編譯:全球汽貿網 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