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貿網資訊,據外媒報道,有些企業聯合是出于機遇,而有些則是迫不得已。本田(Honda)與日產(Nissan)的潛在合并更偏向于后一種。這場討論中的聯盟,其背景是中國電動車制造商在全球范圍的迅猛崛起。
(圖片來源: REUTERS/Maki Shiraki)
生死存亡之際
在日本看來,中國電動車技術的快速發展已對傳統車企構成巨大挑戰。而對于以汽車制造為經濟支柱的日本來說,這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威脅。本田與日產這兩大日本汽車巨頭正在商談深化合作,包括可能設立控股公司。據知情人士透露,這甚至可能包括完全合并的選項。
在中國這一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像比亞迪這樣的本土品牌憑借電動車與混動車的創新軟件,成功贏得消費者青睞。與此形成對比的是,日產和本田的市場份額則在持續萎縮。
上個月,本田公布季度利潤同比下滑15%,其中中國市場的表現尤為疲軟,迫使其逐步縮減在華勞動力規模。而日產這家已長期掙扎的企業,計劃全球裁員9,000人,并削減20%的生產能力,以應對中國和美國市場銷量下滑的雙重壓力。
東京伊藤忠研究所執行研究員深尾三四郎指出,中國電動車制造商的創新速度讓日產和本田無法再按照傳統路徑“以規模經濟實現利潤,并用五年時間完成重組”。
關鍵產業
日本汽車供應鏈至今包含約6萬家企業,總交易額在2023財年達到42萬億日元(約合2700億美元),相當于名義GDP的7%。汽車行業直接或間接雇傭了500多萬人,占日本全部就業人口的8%。
如果汽車行業受到沖擊,日本制造業整體的競爭力也將受到影響。正如日本信金中央金庫研究所高級經濟學家角田拓美所言:“對于日本來說,汽車業是支柱產業。如果汽車業無法改善,日本的制造業也難以復蘇?!?/p>
數字化轉型
日本汽車制造業長期以來深受“制造工藝”(Monozukuri)文化的影響,尤其是豐田(Toyota)的精益生產模式。這種追求逐步改進和高效生產線的傳統讓日本汽車行業在20世紀70年代末迅速崛起。然而,如今消費者的興趣點已轉向電池驅動的智能汽車及其依賴軟件的自動駕駛功能和車內數字體驗,而這些領域正是中國車企的強項。
豐田公司董事長豐田章男(Akio Toyoda)此前曾警告,向電動車的全面轉型可能導致汽車供應鏈上的大量就業崗位流失,尤其是與發動機相關的職位。
全球化利潤VS地方經濟,保哪個?
豐田倡導的“多路徑”戰略提出,未來不僅要發展電動車,還需兼顧混動車和氫能汽車。本田與日產如果最終合并,也可能在這一框架下協同發展。然而,這種整合若導致本地制造業與就業受到影響,則與首相石破茂推動地方經濟振興的政策相悖。
一位日本執政黨自民黨議員表示,他希望本田與日產的整合能提升全球競爭力,但同時也希望這不會對地方就業造成沖擊。他指出:“區域就業必須得到充分考量,這與國家的經濟振興目標息息相關。”
前路何在?
在全球電動車市場競爭加劇的背景下,本田與日產的潛在合并可能成為日本車企應對挑戰的關鍵一步。然而,這場“防御性聯盟”能否真正實現整合效益,還有待觀察。對于日本而言,如何在保留傳統制造業優勢的同時順應數字化與新能源車的浪潮,仍是整個行業需要回答的關鍵問題。
(編譯:全球汽貿網 Yang)